搜索
楼主: 野云闲鹤

[驴光掠影] 金秋北国,天地大美;今古人文,气象万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1-1-5 10:57 编辑
+ M. Q9 [  Q0 E) m  N# F8 {
0 l' c: w$ K! X4 s但仍有学者经深入研究后指出
% {# v( j* i, i/ b7 w- y3 ?& _) c( T* }0 C; K4 o
晋商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论据有三:; a4 o  e. q* C) {/ y1 g5 U

+ b/ `" {# O& _6 v) G2 h
# i; C6 Q+ F+ R( j
119世纪中后期,山西商人没有大规模投资于新式产业,是它的第一个禁锢失误之处
% N5 {  B7 t( [$ M3 ^8 d" _9 G6 m& W/ x( P
219世纪末,平、太、祁三帮票号的中心没有随着全国经济、金融中心南移上海,是山西商帮的第二个禁锢失误之处
; X: A6 Z9 D$ C) H* i4 X6 X: c+ n* z; M% j' V" w) L
3与宁波商帮相比,不能开拓新的活动区域和经营项目,尤其是在培养后代人才上的失误,是晋商的第三个禁锢失误之处
( c! R) ^1 M: c& U! k+ b: J$ _! d
47529_20100524135627187Co[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鸦片战争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宁波商帮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发展的契机,在发达的钱庄业和银行业的鼎力相助下,商业、金融业、工业、航运业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经济实力空前强盛,商界地位显著提高,甚至连孙中山先生都对宁波商人极为赞赏,曾说:“宁波人对工商业之经营,经验丰富,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市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人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也。”20世纪40年代末,宁波商人正处在鼎盛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大批宁波商人又劈波斩浪迁徙海外,在香港、澳门、台湾、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国,抓住机遇,奋进不息,重开新业,使海外经营的业务不断开拓发展,由海内最富走向海外致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香港的两位世界船王董浩云、包玉刚;香港的娱乐界巨子,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筑宋城,承办香港最大游乐场——荔园的邱德根;曾出任过香港贸易局主席,现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安子介;出资举办应氏杯围棋邀请赛的台湾省宁波籍商人应昌期等等,不一而足,举不胜举。令人欣慰的是,老一辈宁波商帮的子女,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或继承父业,或另求发展,新人辈出,代有强人,在海内外大展宏图,成为海外华人经济圈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经济力量。相形之下,贻误时机,不能开拓新的活动区域和经营项目,尤其是在培养后代人才上失误,是晋商的第三个禁锢失误之处。
20302041-1_o[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深深遗憾的是禁锢晋帮商人的既不是官府,也不是洋人和其他商帮,而恰恰正是晋商自己,是他们的眼光、思路、视野以及人才的素质将自己禁锢在太行山下、汾水河畔的一个又一个深宅大院之中。当穷困之时,他们能够超越他人,又无反顾地走西口,踏沙漠,溯江河,寻求别样的世界,创造崭新的生活。问题是富足了以后,不是继续开拓新的领域,寻求更新的生活,而是盖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院,五年、十年、几十年、一百年不停地修建着,使自己和子孙世世代代扎根、厮守于这片黄土地上。
) ]1 d' l7 c4 o8 D8 l3 B5 i  时光流逝,冲淡了晋商创立的辉煌业绩,冲淡了他们衰落、屈辱、惨痛的记忆,时光只留下一个个散落在三晋大地上的民居大院。难道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是缀串起这一个个珍珠,向世人炫耀我们的祖上也曾风光过就足以了吗?什么时候才能重新铸起新一代晋商的辉煌呢?这才是研究晋商历史的价值所在
nEO_IMG_DSC_0380.jpg
nEO_IMG_DSC_0311.jpg
发表于 2011-1-5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持之以恒地发帖, 我们持续不断地帮顶!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持之以恒地发帖, 我们持续不断地帮顶!
* a' H( R) A6 f, I4 @阿里里 发表于 2011-1-5 19:14

" L0 R( D2 Q0 _' a 再谢阿里里老师及各位持续读贴的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十八、金秋北国之碛口古镇与休闲文化(持续增新中)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1-1-6 14:59 编辑 8 x; e1 t# [2 n) |6 J0 |
0 Q' W, I1 k+ S" A& d( u
十八、金秋北国之碛口古镇与休闲文化
' _3 m+ l, Q! y( V$ Q; k, z+ s: M2 x% O3 W  C, x4 W5 y, v* u# \& y
碛(音qi)口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临县城南48公里处,南临著名的孟门古镇,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凝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1-1-6 11:34 编辑 , v6 u+ S. H1 s" \9 V5 w1 ~

0 Z5 Z" s3 _% L
,是指水中由沙石堆积而成的浅滩。

- E2 K' }' Z3 I% ^( c  |
黄河将大量的泥沙冲向下游,在河道转弯处淤积形成了碛。碛口下游的这片十里长滩因为天降麒麟的传说被称为麒麟滩,碛口则因麒麟滩西侧的大同碛而得名。
nEO_IMG_DSC_0766.jpg
DSC_077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1-1-6 14:51 编辑 & }: N8 a5 B1 `2 M8 H

* Q6 t  o) H* p* N6 J7 H
碛口古为兵事要冲,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中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享有 “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
1 Q9 R. e1 s7 O. Q9 Z
nEO_IMG_DSC_088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碛口的繁荣缘于大同碛的惊险,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碛口遂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类服务型店肆300多家。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
nEO_IMG_DSC_0899.jpg
nEO_IMG_DSC_09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1-1-6 15:03 编辑
" v1 I- i: |# X. {) E
) Z. ]* s1 o6 N& ~6 K! ?
现镇内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由于古镇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碛口是华北通往延安的主要运输口岸,当时镇内建有军工厂、军衣厂,为繁荣边区经济和解决八路军、解放军的物资发挥了重要作用。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等领导人东渡黄河夜宿于碛口,后转到西柏坡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现镇内保存有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碑和路居处等。
nEO_IMG_DSC_076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4-12-18 19:21 , Processed in 0.1058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