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湘江——湖湘儿女的母亲河,发源地在广西。11月27日,50名长沙网友和51名株洲网友在广西兴安步行14公里来到湘江之源。途中涉险时,他们曾构筑“人肉护栏”演绎人性之美;看见垃圾,他们捡起来装进随身带着的塑料袋,传播环保理念。他们说,“这次活动最大的意义是,保护母亲河的意识深入人心。” 出发:想看看母亲河源头是什么景色
6 V; W1 X3 T! b& ~9 D: h2 u7 ~ 今年10月底,长沙网友“一竹”在网络发帖寻求网友结伴去广西兴安,欣赏银杏之美,探寻湘江之源。长沙、株洲的网友纷纷响应。株洲网友潇湘子就是其中一个。“住在湘江边,也想看看母亲河的源头是什么景色。”他和女儿一起报了名。
' ?* t# ]' @, v- E8 ]8 U4 M4 [ 这次,株洲共有51名网友成行,其中有三位60岁以上的网友。3 q! D# c j* D1 J% C. k u' h
25日乘车到达广西兴安,27日大早,网友们来到了湘江东源所在的石柱村。村里到处都长有巨大的银杏树,树荫下是一栋栋石头做墙的房子。梯田之上,有一涓涓小溪一直流进村里,这条小溪正是从湘江源头流来。
2 ~3 u. E$ a: o# v) M 涉险:在最危险的地方,男人们组成“人肉护栏”
/ s2 r9 E/ p: z# h+ u$ V 据《水经注》等相关史料记载,湘江的源头在海洋山。《海洋山之记》镌刻于海洋山下的龙母岩,人们称那里为“湘漓二水之源”。龙母岩洞口高2米,宽约5米,深不可测。洞口的岩壁上镌刻着“湘漓二水之源” 六个大字。1 @+ ?2 x, \6 }4 t; H
网友们要徒步14公里才能到达龙母岩。他们找了当地一个村民作向导,沿着一条小道浩浩荡荡出发了。“路很窄,也不好走,每人都带了干粮,负重几公斤。”潇湘子说,这趟探访充满了探险的意味。3 R# M4 x8 c. |" u: n1 U
随后,他们进入一个山洞,来到了一条暗河。河水的清澈与美丽吸引了所有的网友。但是,要通过却不容易。唯一的路就是河边一条很窄的小道。头上就是岩壁,有时候,人要爬着才能通行。“在最危险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河里面去。于是,强壮的男人就会站在小路旁,手牵手组成‘人肉护栏’,让老人、妇女、儿童先过去。”潇湘子说。
2 m) M' l& ~# R7 D6 @ 惊艳:不来源头,这辈子都会后悔5 U+ g) _$ L4 F; k8 u1 d% R# ]& G4 K
出了山洞,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简直是世外桃源!”周舟说,银杏、芦苇、山峰组成了一道绝美的景色。
) ~. V m& F- x; K- t5 [ 行约一千米,一块由湖南文化名人黄永玉书写,于2005年由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同设立的“湘江源”石碑就出现在他们的眼前。碑下几块天然巨石围绕而成的一泓清泉,正是他们前来寻访的湘江源头。. q3 Q" @( \1 e( I
“哈!到了!”美丽的大石头、清澈的溪流、成片的芦苇、迷人的山峰……网友们喊着,跳着,很是兴奋。% n2 y8 a& k* S, r
潇湘子笑着说,他们涌上清泉旁,用手捧着清泉喝。“这里的水没有任何杂味,感觉很干净,很舒服。”网友周舟说,在城市里永远喝不到这样的水。# s# f r7 A$ h f, S% {" _6 m- b( P
随后,网友纷纷留影纪念。“一辈子也许就来一次,我永远难以忘怀。”潇湘子说。 61岁的网友“步行虫 ”说:“特别有意义,看到母亲河特别亲切。如果不来这里,这辈子都会后悔。”1 d4 k# J# A4 O5 S5 Z
意义:希望全社会都来保护母亲河. g x5 b) q: M6 }( e2 _: M: p& @0 a
“这次活动最大的意义是,保护母亲河的意识深入人心。”潇湘子说。$ C1 ?' @6 v- f! S0 O
在往返的路上,百余名网友不约而同地带上了塑料袋,将自己用后的垃圾放在袋子,还将路上的垃圾拾起放在袋子里。网友“阿里山”看到一个瓶子在河中后,当即游泳过去捡回来。
0 ~9 ?2 v2 s4 X f% M “在湘江源头,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塑料垃圾,可能是以前的游客留下的。”潇湘子说,许多网友将垃圾拾起,处理好。“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她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居住的环境。”
2 v, |+ b5 h4 H+ [ “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母亲河,都来保护母亲河。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周舟说。 (记者 胡小亮)& n# M, ? v; x4 j- P6 D8 J
(奖励线索提供者潇湘子4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