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楼主: 野云闲鹤

[驴光掠影] 金秋北国,天地大美;今古人文,气象万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0-12-12 17:46 编辑
" Q. L1 \6 o/ p: g% p
7 E" m; u+ ~/ d; P3 ^9 S古韩城之新气象

引自百度

引自百度

引自百度

引自百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来韩城,只为一人,一墓,一祠! 即司马迁 之——人、墓、祠。/ D' M) K3 _, J; ~1 `
于我辈学文科之人而言,过而不拜大不敬也。 持我之念的文科学子,不知尘世间尚余多少。
nEO_IMG_DSC_026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0-12-12 18:15 编辑 ; i  R1 g6 W6 N/ u

  r/ L( E: x7 {7 f1 D放下行囊,沐浴更衣后赶往到韩城东郊的司马迁祠墓。
  Y4 b7 ?: g5 F3 b9 @# f$ e4 _, S" @
韩城特别打眼,最具代表性质的文化现象,家家户户,概无例外的门楣题字。到底是文史之乡中的人哪,门户之上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房如此,新居亦然。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旧居新屋门楣上的题字为司马公家乡烘托出浓浓的古意。
nEO_IMG_DSC_0217.jpg
nEO_IMG_DSC_02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城文化遗产、风俗还有百面锣鼓、耍神楼、秧歌等,可惜非节日期间,欣赏不到。看一张车上所拍的婚礼场面吧。  b+ [! u9 N: O
DSC_02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往司马迁祠墓的大街
nEO_IMG_DSC_02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野云闲鹤 于 2010-12-12 20:33 编辑 % `; W$ ^5 n- |9 h

! W9 ?. p* C: h  P: B7 }4 Q$ ?司马迁祠大门前又在翻修的大路,前瞻后望,空寂无人。这正是“古来圣贤皆寂寞,今日娱者闹翻天。”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司马迁祠墓区域的第一道石牌坊,上书“文史圣域”。
nEO_IMG_DSC_02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桥为冯玉祥三十年代时捐献。
nEO_IMG_DSC_023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5-7-11 14:23 , Processed in 0.0751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