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forkerr

[驴光掠影] 网络无界 爱国有心----胜利之旅湘西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象一下1937年南京寒冷的冬天,在日本兵刺刀上悬挂着的孩童也和你一样大,他父母看到这番景象该是多么的肝胆惧裂,痛不欲生。
' e3 _5 Y7 q! w' _# o! T) B也许不会,因为父母早就被日本兵杀死了。
4 r8 i3 w: \9 i! F6 h
, i  B0 s+ n5 B! |9 |& A6 U 200782411745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牢记历史是让你了解:落后就要挨打,愚昧必定受辱,做人要有骨气,民族要有脊梁。
$ t5 C5 a+ M1 }0 ^& A8 k& F
) p1 Z" S7 ]6 W* j 2007824111363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映场地选择在民族广场,广场上建有侗族特色的鼓楼建筑群。
& ^3 A) w) ^7 [: d2 e
. b$ D" p9 X. g; w; S 2007824111941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舞水河缓缓流过芷江,汇入沅水,汇入洞庭,汇入长江,终将流向大海,如同中华民族发展史,
& a$ q% S7 [% ~4 }曲折蜿蜒,川流不息。
4 J+ A+ a% Z% C- `+ h  u! o
- E; c0 {. B$ d& u) h( [$ f 20078241124137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巍然挺立,气概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云腾雾绕,五彩缤纷。3 [# F* ^  [+ w3 k: J
将鼓楼建于民族广场,特色彰显,文化意味强烈。
# J% t  `# z7 h8 t' k: e/ a0 @/ c5 C0 [) n
200782411299265.jpg . ], B, R( t! b4 r' N- T+ H3 |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楼始建于何时?由于侗族无文字记载,无从考究。不过,侗乡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可见明末清初开始见于史册了,距今约三个多世纪。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集中居住的特点,较大的侗寨上千户人家,小者三、五十户。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6 K9 I  W/ h- b& U1 z& \% f
) o. j; t) u) J1 Z
200782411321726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 \. d% r% B5 l0 p' C$ V5 |这座鼓楼高达十八层,令人叹为观止,望着几人合抱的粗大柱脚,杨明瞪大了小眼睛:这是怎么竖起来的?
; a( \9 U, z6 ^2 F4 v& {$ R$ B, k3 }
20078241133473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造鼓楼的主要大梁柱、照面坊,是经过族中长辈年高具有威望的老人选定,木材优良、粗大,高度均匀,树龄古老,方可作为鼓楼建造用材。未优先标记,其他用材不得取用。可见打上标记的杉木,自然是“杉海”之王了。据传说;鼓楼一词含义,应该是侗寨古时放鼓之楼。因此,有鼓则有楼,有楼则置鼓,后来人民习惯,俗称鼓楼。鼓以桦树作身,名为“桦鼓”,安放于鼓楼高层。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 u$ d  r% f% w8 i7 W
2 z4 X# K& ?& @ 2007824113739775.jpg 1 v5 f0 P3 t! O" ]4 f, d
200782415243854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楼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集中场所。侗乡被称为“歌的海洋”,是名符其实的。侗族大歌不仅曲调优美动听,而且在曲式上紧密完整。演唱形式活泼多样,特别是合唱中自由和谐地出现多音部,在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中是罕见的。
  j( o4 l+ h  C( ~' G  f3 o这些孩子还会唱侗族大歌吗?
/ `: l0 J4 D% [! p/ W" ]% S8 i! J) S- o( r! F3 O. ~+ m
20078241138325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色终于昏暗下来,残阳如血。  W2 O& \# u5 ~5 ?4 b

# C: x! D/ f) U. K- r2 K8 F& i 200782411433125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5-8-6 14:24 , Processed in 0.16109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