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风中练刀

[驴光掠影] 其实不用去远方,湖南隆回神秘花瑶,千年不为人知,今朝掀起头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中练刀 于 2010-8-12 01:19 编辑
- P8 ?8 R! S1 z. Z: V1 s0 ^8 b0 M, P3 r; Y8 U9 I9 [6 r
爱慕、试探、追求、初恋、热恋、拒爱、送别、相思、断情等等,均用大量形式各异的呜哇山歌表达出来:
/ E. E9 J& L5 d1 z1 U9 Z2 K+ i  清早起来赶路来,大路赶着小路来。呜哇…… 9 ~; l4 W9 r5 b% _
  大路赶到歌师傅,小路赶到歌秀才。
" T6 S8 H6 r) J4 O7 [  十八妹呀少年乖,赶到两位歌师一路来。呜哇……
4 O( t; p3 P3 s% s" I  (乖字韵,呜哇山歌数量最多。) * x0 D+ f6 M  W  B( L
  田埂长草田埂青,连到好妹十伤心。呜哇…… - P- K# d) D( ]  c2 ~
  别人叫我丢掉姐,虫吃桃子起了心。 5 e' q* W5 j- k  t0 N0 R1 ]. R
  莫听东边锣鼓响,莫听西边过号声。
3 A7 o; C- _) H; K6 ]  不做芭蕉树上千条挎,不做棕树底下万条根。 ( ~+ ^2 Z( l* G* t0 m! i1 [
  十八妹呀话难听,要做火烧蜡烛一条心。呜哇…… 2 A. o9 X2 k% X0 i! H1 m* _
  (听字韵) ( k% A' Q. i* O6 Z3 Q0 A. S: l. ~
  深山老林路幽幽,郎有妻子妹有夫。呜哇…… ; i# }% o3 f2 m, `; H6 ~
  妹是蛤蟆地上跑,郎是天鹅白云游。 3 b8 V) |  @" O  g. q# M7 g1 R: `4 ?
  十八哥呀好呷油,一世婚姻不二收。呜哇……
) m1 M! d( [( S" D" @/ k$ y  (油字韵) ; k; G* k3 J" x8 F8 R  n0 i. Q
  清早摘莲要手尖,后生连妹要口甜。呜哇……
; m0 `# R/ m% v% e2 ^4 c  一日到妹屋里行三转,三日到妹屋里讲九遍。
2 ?; u8 J6 o% o( B: e; b) g  十八妹呀我个贤,硬树只怕软藤缠。呜哇…… 6 m4 F, D# P/ i$ w% q
  (贤字韵)
" q9 T) h1 L, Z1 t5 J1 p  同一首呜哇山歌,可以用瑶语版和汉语版翻唱,但韵脚谐音有所变化: 0 m; n0 W; I1 s
  三个田螺滚上坡,三岁娃娃会唱歌。呜哇…… 3 a" _  l3 J) s
  不要别人告诉我,自己聪明捡得多。 - U1 r8 ]0 v- Q. c: l
  十八妹呀我老哥,旁人听见笑呵呵。呜哇…… 3 h+ |: [$ j# A, D
  (哥字韵)
  @' U+ E& Y; H( P2 E1 I* ]  用瑶语演唱则改变了韵脚:由“哥字韵”变成了“乖字韵”。
9 Z8 S& i, _, o8 A5 N7 A' A& y& p  簸烂兑落滚硕块,簸中炼尕嘿夜甩。呜哇…… 5 U2 W% F! j, X" C5 p( _: _
  阿雅厚喃货帮网,阿角灵心嘿捡甩。 1 ]: F4 ]; j, A2 f8 `% g

" n1 T; J( W, `! T  J8 ^5 r8 Z  少年乖,喃喃骂倒嗲蒯蒯。呜哇……
' A0 o5 e# c0 M5 d, r  x! A  N
) ^3 N$ _* l  W) b7 G. c& Y
IMG_136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中练刀 于 2010-8-10 12:23 编辑
5 a- c0 v* [' j2 G4 H0 P! i6 p; r2 W$ `
别具一格的三大传统节日
0 S8 F' a3 S: Z- ?$ m: u6 P0 Y1 }少数民族的节日是丰富多彩的。隆回花瑶在其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大传统节日,即“讨念拜”(tão lín bán)和两次“讨僚皈”(tão lião gui),花瑶的这三大节日通称“赶苗”,是三次纪念性的盛大活动,每次都有它的特定时间、地点和历史渊源。 “讨念拜”是每年的第一次“赶苗”,于农历五月十五至十七日在虎形山瑶族乡水洞坪举行。“讨”意为“走”,“念”意为“月”,“拜”意为“半”,“讨念拜”意即月半所过的节日。该节源于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明神宗遣兵数万人镇压居住在溆(今湖南溆浦县龙潭镇)邵(今湖南隆回县小沙江镇)地带的瑶民,为时三年零六个月。明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花瑶人民不畏****,在溆邵瑶山修建唐梅寨、尖岩寨、鹅羊寨、天星寨(以上均在今溆浦境内)、蕨芽寨、 歇官寨、香炉山寨(以上均在今隆回境内)等坚守,使明军一筹莫展。第三年“大端午节”(注:瑶山人民以农历五月初五日为“小端午节”,十五日为“大端午节”,后一节日为尊)夜晚,明兵施计,佯攻香炉山要寨。瑶民中计,遂放弃其他各寨前往堵击。官兵乘虚而入,偷营破寨,杀死瑶族男女老少不计其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歇官寨也因此改名“血光寨”。瑶民遭此杀戮后,幸存者四散逃命,潜入深山老林以采集野菜、捕捉野兽为生。明万历五年(1577年),神宗下令收兵回朝。从此,瑶民祖先议定由奉姓瑶王主持,每年五月十五至十七日在水洞坪集会,作为受辱雪耻纪念日,以纪念这个灾难的月半,告诫后人毋忘历史。 首次“讨僚皈”由刘姓瑶王主持,于农历七月初二至初四日最初在今虎形山瑶族乡大托村举行,后因大托过于偏僻,清末改在该乡茅坳村举行。“皈”意为“菩萨”,“讨僚皈”意即逃脱凶恶的菩萨。节日源于元朝末年,元军镇压世居在江西吉安府田卢一带的瑶民。当时,吉安瑶民遭受当地统治者赵、鲁二督统的镇压而四处奔逃,许多老弱妇孺逃走不动,在元军的追杀下,只好躲在鹅颈坪大丘黄瓜、白瓜从中;有些怀孕妇女因又惊又吓,加上连日奔走,致使胎儿早产,无奈跪地求饶。追兵见状禀报元军统帅赦命,统帅照准,在鹅颈坪大丘丢插令旗:“此处赦免,不准斩杀。”因此凡躲在鹅颈坪大丘黄瓜白瓜下的瑶民免遭杀害。花瑶祖先为了纪念这次幸免于难,当天起誓,“永传后代,要越过七月初二才能吃黄瓜、白瓜,如有违者则子孙不昌。”(转引奉泽芝《隆回瑶民》,载《湖南文史资料》第30辑)自此,这些幸免的瑶民后代每年七月初二前禁食黄瓜、白瓜,并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纪念性集会。 - o' ^4 U" Z5 v$ w+ `/ V) O0 \/ t3 j. u
第二次“讨僚皈”于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日在今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举行,后改在距此五里的小沙江街上举行。节日源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下山峒(位于今隆回县小沙江镇境内)回姓瑶民七姊妹被汉族豪绅廖元翁率领的200余人追赶,引起瑶民的反抗。廖谎报军情,称瑶民造反,清王朝立即遣兵数万前往镇压。花瑶人民不畏****,英勇奋战,伤亡甚重。在大沙江与清兵大战一场,败退小沙江又与追兵小杀一场,两地共死伤瑶民数百人。幸存的被迫越山绕道退到麻塘山隐居。清兵直追到五都七岭八寨,瑶民靠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险峻地形与敌周旋,不断出没在山林中奇袭清兵,杀得清兵胆颤心寒,无法进兵。后来,溆浦瑶族首领蒲公祥率众攻打龙潭,切断清兵后路,致使清兵两面受敌被迫停战议和,并从隆回司(今隆回县司门前镇)、小沙江、五里江(溆浦县境内)等地撤兵,瑶民才又部分迂回各峒。但在当地汉族豪绅的追杀下,大部分瑶民被分散在边远的深山老林中而终究无法返回此前瑶民居住的中心地带(大约在今小沙江镇洞江、大沙江等地),今天以这一地带为中心,周围“十里无瑶”局面也由此形成。与清兵议和后,瑶民为纪念奋战勇士,大沙江、小沙江也一度改名“大杀江”、“小杀江”(后来迁居当地的汉族越来越多,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才恢复原地名),同时举行隆重集会以示纪念。
3 |6 I/ z6 S9 `5 {7 {! Y, |. A7 y  _花瑶“赶苗”这三大传统节日,原本都是为了纪念花瑶先民的三次历史大杀戮而举行的雪耻集会。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三大传统节日已经演变成为人们赶集购物、活动聚会、青年男女赛歌对舞、谈情说爱的喜庆节日。每年在这一共九天的节日中,花瑶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举家出动,一律身着节日盛装,奔赴集会地点,或尽情购物,或访亲会友,或彼此对歌,或激情展示花瑶各种神秘而淳朴的民情风俗……如今各地各族人民也前往参与同乐。" E$ p; y, t4 x7 r+ \

0 f% r. P- s7 [, m* A8 \
3 Q' {+ f) N" u! ?4 P1 K    赶苗节原本是战争遗留下来的产物,对此深表遗憾,同时也对现在的瑶汉一家的局面深感欣慰。不忘记历史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我要是再介绍文字的东西看起来就有点累了。先上照片养养眼 IMG_1299.jpg
发表于 2010-8-1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0000000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中练刀 于 2010-8-12 01:24 编辑 / G! |7 k9 n+ W. ?4 y8 K, j5 e6 ]2 ]
1 ^7 M. f% K, N& Q
论坛照片居然只接受300KB下的。。。。无语中,继续压缩照片.5 i# P3 Q8 E% p
下面出场的是隆回县.委领导(右),还有越野E族名人"全时四驱007"!$ J- u6 Q% h& g: ^% C# e5 v

- p$ J/ i, i! y+ z, y% \ IMG_1390.jpg
发表于 2010-8-1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图无真相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67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6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中练刀 于 2010-8-12 01:31 编辑 ( {4 V8 C$ B6 t  ~* f& B
  u1 O, K+ y: |( A6 F2 j& {
穿越路上,行走在绝壁上路上
$ s$ h# h; b5 L- j& |' p- c
+ \. k# ^! c$ m- V# h$ m; Y, s' E
3 V  Z0 S3 k: D* ^2 M- C
/ N  `$ A7 B6 e. K& L7 \. Z+ O
. r2 |: Z. j- d0 @ IMG_16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63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5-11-1 16:13 , Processed in 0.1504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