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我是老黄

[驴光掠影] 2011年底涠洲岛掠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的时候在搞维护。。。
调整大小 旋转 DSC_06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式建筑之所以历久弥新,因其所用的建筑材料,而中式建筑大部分是采用木材,所以在稳固及保持上有较大困难,古希腊的建筑,数千年下来,还有堆遗迹,中式的除了长城就所剩不多了。。。
调整大小 DSC_06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主堂的正面。。。
调整大小 DSC_06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进入任何地方都要遵守规则。
调整大小 DSC_06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涠洲盛塘天主教堂,这是全名。
调整大小 DSC_06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口没有说不能拍照,里面还有一队人马拍婚纱的,只是没有带三角架,进去拍的都胡锅巴了。。。
调整大小 DSC_06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涠洲天主堂简史。
" S2 `! d! D( o& m; ^历史前沿
# g) E* i* k! v" M  . A! {* E! K8 _" |# [- X! ^
    它的建造与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人有机会上岛传教有关。在清代,清政府因涠洲岛“孤悬大海,最易藏奸”而发出“永远封禁”令。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  
: I7 Y; L( c4 e5 ]* G- F& q9 }    据史料记载,当时上岛的移民“几乎全是客家人或从本省其他地方移来的,总数约6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罗马天主教徒”。由于教徒人数众多,在涠洲传教的法籍范神父,为解决宗教活动场所,于同治八年(1869年)在教徒最多的聚居点圣堂村(今盛塘村),花了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
调整大小 旋转 DSC_063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堂介绍
6 N' z, n/ J3 C- w) q
    高大雄伟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衬托下,显得规模庞大,颇有气势。正门顶端是钟楼,高耸着罗7 `6 Z' D$ G1 n- w
    马式的尖塔,有着随时“向天一击”的动势,造成一种“天国神秘”的幻觉,堪称别具一格。; c! B3 H  `* s2 g; l2 w$ A
    钟楼有一个10多级的石造螺旋梯,只容一人盘旋而上直达二楼。顶层挂有一口铸于1889年的白银合金大钟。据说是一法籍寡妇教徒所赠,当年的钟声能传遍整个涠洲岛。每个礼拜天的上午,司钟人上二楼拉响教堂的大钟,圣堂村及近邻的信徒们听到钟声,会自觉地、安静地步入祈祷大厅。阳光透过祭台间后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厅两侧尖拱大窗,使教堂内部显得绚丽多彩,就在这“天国之光”中,教徒虔诚地聆听“天主”的教悔。  ' W% H# {: O: s8 |& B6 i2 [
    教堂的左侧,是一座两层的券廊式神父楼。天主堂的大院内还设有修道院、医院、育婴堂、孤儿园和学校。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可看出天主教在岛上传播的广泛和影响的深远。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口门顶彩绘。
调整大小 DSC_06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世界上所有宗教,许多教义是人类社会总结出来的真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虽然不是天主教徒,但是还是怀着一种尊重的心情去了解他们,哪个朝代能够超过任何一个宗教?以前没有过,以后只怕也暂时难有。
调整大小 DSC_063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5-11-1 14:00 , Processed in 0.0808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