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双儿

[驴光掠影] 爱死了那片深深的蓝——土耳其之自驾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没想好 于 2011-11-18 20:35 编辑
6 ]9 X* J6 O0 O2 }" i* Q  w/ T
$ t( t# G) `- l+ z% q DSC_0789.jpg 7 |5 j0 |$ l4 E; l4 d* T7 }
" w# f) `" Z" A8 q4 Q
该怎么样描述加利波利?
3 [' |, e# b2 Q' i; ?
- I- W0 t6 _* J! z8 N1 l2 J3 m
先说说地形地貌吧:

. Z. I! a: Q7 B. Q * G0 B; u; V% z+ _+ n& {
作为欧洲土耳其西南延伸部分的加利波利半岛,有将近100公里长,7公里-21公里宽(也就是二十多个桔子洲大小吧)。这条几乎是荒芜的多山狭长地带的加利波利,以前只有一条泥土公路纵贯全岛。俯视海滨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优良的防御阵地,保卫着达达尼尔海峡的欧洲一边,一条40英里的水道从马尔马拉海流入爱琴海,宽度从1400码到4英里不等。
( u! U& `* y( ?3 J/ A, R5 J9 {+ X4 _: _" C4 Q- x3 X

7 i  @# |4 q, J2 ]自古以来达达尼尔从不冰冻,但它的双向潮流,疾转的风向和猛烈的风暴,使航行成为难事。
发表于 2011-11-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798.jpg
* W. ]9 z3 ~+ f: ?, Z$ Q) s( |6 ~/ Y2 E
上岸后向左边一拐, 不过几公里, 即进入如今的加利波利国家公园(全开放式, 整个半岛不收门票)。
- s: {# Y9 e4 q0 s
/ p# D+ M/ z/ o6 k* S2 a8 c半岛上游人不多, 正合我们的心意。
发表于 2011-11-1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没想好 于 2011-11-18 21:23 编辑 $ z" `- s8 o3 N" [0 R# f3 t
1 z. p! O% j6 ]" q3 B( L: M
DSC_0797.jpg " h. x9 \% t1 `0 s4 I0 O

6 q: _) F5 E/ D: Y8 S9 l1 Z半岛上有古迹。9 L' a" ~; D& o; @$ h

$ a# O* ^6 L* \5 g. a图为由征服者穆罕默德指挥建于1450年代的克利巴赫尔古堡。
* x! r) f. M/ G: z/ S4 z  J& M
9 Q, w1 P0 z# ^% }$ a8 r3 ~阿里里边低头看资料(那个走近门洞的小黑影), 边走向古堡门洞去探寻。
发表于 2011-11-18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799.jpg
- K) n% y3 t" i6 J) q) n
( i# M8 t& u- V7 b古堡内景。
/ @6 h% m2 W$ e1 }! W; g9 N
8 R. y/ Q0 d- M8 _* C/ E# A看得出, 在冷兵器时代, 这样厚重墙体的堡垒, 堪称固若金汤。
发表于 2011-11-19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802.jpg
1 W, M/ n7 U: @. g* s
& ?) I  C6 ?! M! Z" N, H这些看似相连实际上各自独立的军事堡垒, 共有八座, 构成了控制达达尼尔海峡最险要狭窄处的完整无缺的战略防御工事群。
发表于 2011-11-19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807.jpg
3 r% F9 i8 k% R6 T
2 Y- w, C4 U, _" _古堡, 是冷兵器作战时代的产物, 而现代战争, 火炮阵地就不可或缺地登场了。
$ n* O1 b) R6 H7 n1 ?& ]- J# y# D7 O8 p) Z+ e
图为炮兵阵地。( q  ]3 Y2 {- K0 B1 @+ X. X

# f; E$ Y' g8 [/ A( O5 i- `) Z1 `" Y掩体内, 现已辟为博物馆。
发表于 2011-11-1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809.jpg 4 ^# N/ [0 s0 `5 O
0 r: ~' _3 e& z1 @$ r$ `1 {, [8 U
看看这里。2 t5 h0 {5 L7 Q8 A7 I- p

# O8 W/ ]9 a" @0 n# J对岸, 是亚洲。 - L9 g& i1 y5 Z5 w3 H" _

6 H% ~/ z0 b+ D( p* ]* t百公里长的达达尼尔海峡激流, 在这里被逼迫成不足1400米。这里, 架上岸防炮, 端地个一炮当关, 万船发慌!
8 E# t* r: f- r7 _0 q3 s. ^  D$ [( ~3 l+ J  }+ \6 A
而此海峡又是往来于欧洲和小亚细亚之间的最佳通道, 是沟通黑海(著名的俄罗斯黑海舰队的驻泊地)与地中海进而东达印度洋太平洋, 西下大西洋的不二之途, 其战略意义不可言说! 谁HOLD了它, 谁就是无可置疑的胜利者!
2 {4 b3 B  N& ]) _/ f/ x& R8 O& Z  N5 N% m0 u( H! G& |9 p7 X
于是乎, 近百年前的一场旷日持久腥风血雨的大博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加利波利战役), 就在这个半岛上展开了......
发表于 2011-11-1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810.jpg   Z0 O' _% V& Z: `+ e+ [
) g% ]$ e  \2 l$ \
这张照片没照好?2 |% k& y$ ?5 ?/ ?

6 z* a9 m" u2 y之光老师嗔怒向我:在这石破天惊的战场, 你竟然满面春风笑意阑姗? 真是个嘻嘻哈哈的没想好!
8 W  ~; B) u( j/ W3 L; i  q
9 W& k  \/ }1 X( d  ?8 w之光老师你莫急落! 从一踏步半岛起, 我就从你们的举动中看出了———这里有戏咧!
发表于 2011-11-1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814.jpg
/ Q: {% D) J1 \* f' z: M6 k$ v2 o9 s" \
史料一段如下:3 @+ h4 r$ t7 F' D8 W
: Y) O( b1 @* n! G. [2 n/ Y4 s
    这次登陆战役的目标和战略意义看,丘吉尔是唯一理解夺取达达尼尔好处的英国人。从战役爆发开始,他就徒劳的倡导攻打加利波利。他想攻占达达尼尔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有限的军事目标,还因为它是通向俄国黑海港口的唯一通道,并将便利同英国的东方盟国的交通。

/ m1 j8 G* K3 K" y, @: L  c

/ T; i& o  E) b
为了军事目的和政治利益,战争史上的合纵连横是常有的事。聪明的丘吉尔建议,俄军参加协约国两条战线的陆海攻势,从黑海进攻土耳其。俄国人同意这将增进对他们有利的形势,但同他们蓄谋已久的并吞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的意图有矛盾。协约国将分享这一胜利使俄国人感到不安,英军仍然决心进行这一入侵。

- W* b- O& a& u8 {! v
1 K+ ~+ ^, ?1 I9 q% M/ K" T
战争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既然政治的战略的因素和利益如此需要英国人不惜血本,那么作为海外入侵的主要手段之一,登陆作战便搬上了战争舞台。老将海军部第一海务大臣约翰·费希尔爵士,在74岁时复役。19151月初,邱吉尔得到费希尔的支持,打电报给地中海舰队指挥官萨克维尔·卡登海军上将,请他对英、法联合进攻作一估计。卡登回答说,这一计划将会为协约国开辟达达尼尔。但是,英、法远征军向登陆地域出发的准备工作既暴露又缓慢,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比较起来,这次战役的准备工作没有什么特色,英、法军对加利波利的杂乱的和无意义的进攻,反而推动了土耳其军在德国支援和帮助下,加强了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防御。
9 N5 }1 t6 q. u. a; \" k" l
: j- Y1 a2 ?7 ~2 e
战争过程

# D/ j3 @% K9 ]( P- O- s0 P, r: c

, ^6 i. |+ N: r/ ^
英、法军终于开始了这次战役,由18艘英国主力舰和4艘法国战列舰及辅助舰只组成的英、法联合海军机动部队,于1915219日驶进达达尼尔的入口处。但英、法军一开始做梦也没想到这场战役一直持续到同年的1219日。在达达尼尔入口处,英、法军在炮火把外炮台打哑之后,突击部队巡游这个地区,把土耳其遗弃的大炮火门塞住。气候不良,使进攻不得不推迟5天,然后协约国恢复了对入口处其余炮台的零星轰击,迫使土耳其军退却,但是当入侵者向海峡上面攀登时,他们发现土耳其军有坚强的防御阵地隐蔽在悬崖后面。33日协约国的登陆被击退了。

6 `: S- ~( c5 {5 \& H4 b
开始的时候,无论卡登海军上将或是伦敦海军部都丝毫没有提到,如果这个海军中队冲进马尔马拉海,随后应有什么行动。每个人都认为,只要协约国的海军力量一出现,土耳其军的斗志就会消失。这似乎有些异想天开,军事上的想当然自然要付出血的代价!
发表于 2011-11-1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没想好 于 2011-11-19 16:22 编辑
; r" q- [2 J! W6 V) n. W8 j3 R; a( `( v" \
DSC_0815.jpg , p" B* ]4 z! Y1 U

7 b# S$ k( K8 _0 G6 m3 Q, i加里波利战役一直持续到次年一月。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发生在半岛东部的海滩(例如澳新军团登陆海滩)和山地上。/ ^5 a# x" X* z9 X% T! J

* b2 }$ v* j1 t2 [4 `你想想看: 在面积不过是二十几个桔子洲大小的半岛上, 双方投入近九十万的兵力, 昼夜厮杀, 炮火连天......4 U* n4 M" n' k
: O- t; T2 e& K( R
战争, 总有结束的时候, 留下的, 是一串令人不能忘怀的数字:) n6 l: n- }" a. l# y" U
$ E, {0 X; \1 B' _& p6 }( h% i, V
进攻方(英/法/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 h7 c7 B7 i% Z; K! l$ H) `4 b+ a9 s( G, ]
死亡: 43300人。
& I9 y: g7 T5 P* ~负伤: 206700人。
( r6 ]; i' [  E9 C  _2 V$ N$ q- c3 h- B% g/ E& R
防守方(奥斯曼联军---其时土耳其尚未立国)$ Q3 ~4 F4 C; L
死亡: 86700人。+ ^6 c) a, Y" [9 W  N* ^9 i
负伤: 163300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5-8-24 04:55 , Processed in 0.18631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