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6-1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让去的朋友记得这个点,特别还介绍一下:6 ?6 y" b* n/ N, `- l" E
我是从黄鹤楼徒步过去的,想想,好像只有几个街区就到了,应该距离黄鹤楼在1-2公里之内。
7 e/ q/ n. M) T* u) U2 }2 |, O5 e5 O" I' N- g0 D7 q
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清朝时候,这条百米小巷曾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 8 ]+ m) g; Q+ O* o. H3 g7 Y2 @+ P. a
5 ]2 a* t& C* w$ o7 F( ~# o 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了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后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汉人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 , R$ X' @3 I9 Q C
* t7 F1 d W) y) m! {0 |
小巷入口处,铭刻着武汉市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写的小记:“汉味早点米当先,户部巷里快热鲜”,另一头的巷口两座石狮矗立,上方是著名书法家陈义经用泰山石刻风格题写的:“汉味早点第一巷”。 . F8 r7 t: R# \0 J. V; R9 t
2 d( G* s+ C5 N4 Z A
户部巷的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楼上是住家,楼下是赖以生存的食店。这里的早点够老,够味道。有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糊汤粉、陈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妇的稀饭和煎饼、万氏夫妇的米酒等30多种特色小吃,较好地保留了武汉饮食文化的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