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53|回复: 0

野外处理伤口的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0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野外处理伤口的过程
一、        处理伤口需要准备的材料:
头灯、绵花、敷料、弹性绷带、自粘绷带、胶布、摄子二把、剪刀、碘酊、大号的一次性针筒、放大镜、垃圾袋、医用手套若干。

二、野外处理伤口的目地:
    在野外的极端环境下,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及包扎,一个小伤口因为感染带来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的。病毒会从受感染的部位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感染到全身甚至是头部。轻的只是影响你这次的行程,重的很可能会要了你的命。所以在野外受伤后及时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及包扎是非常必要的。

三、清理伤口的过程(以手掌割伤为例)
  1、使用医用手套、眼镜、长袖长裤,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与伤者的血液及感染物接触,保证自身的安全。
2、观察伤口,如出血就先使用按压法止血再作进一步的处理。
  3、使用肥皂水、酒精或碘酊,等可消毒药水对伤口外围进行擦拭式消毒清洁。清洁时注意不要让高消毒能力的消毒水进入伤口,因此擦拭时需由伤口边缘向外擦拭。
4、用小摄子夹出伤口周围的碎石沙粒或各种杂物,放入垃圾袋中,避免脏物污染。
  5、使用大号针筒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冲走受伤部位附近的影响视线的血液与杂物,冲洗用水的洁静度以达到可饮用的标准,如无可采用煮沸后使用,包括可以使用煮沸的海水。如水资源较少时可以采用1:10的碘酊溶液冲洗伤口(注释:高浓度碘酊不能直接使用,被稀释后的碘酊颜色如同冰红茶或可乐颜色)。
  6、使用棉花或干净的纱布从伤口表面内向外轻轻搽拭伤口处部,进一步清理伤口的杂物,因清理过程中会让伤者不适甚至疼痛,所以在清理过程中要做好与伤者的沟通安慰工作。
  7、使用针筒第二次冲洗伤口,且必须用手分开受伤部位冲洗伤口内部的感染物。
  8、使用放大镜与第二把摄子再一次检查伤口内部是否还有残留的感染物,清理后如有必要可重复冲洗的过程。
  9、在冲洗过程中不宜使用酒精、双氧水、高浓度的碘酊直接清理伤口,因为这种溶液在消毒的同时会杀灭身体正常的细胞,造成伤口愈合时间延长。
  
四、包扎的方式(以手掌割伤为例)
   1、清理完成后,换一对新的医用手套后开始包扎的处理。
   2、将敷料轻放在伤口上面,用弹性绷带按拳击手的包扎方式从伤口正面开始8字缠绕,露出拇指与四指的第一节以保证伤者能有一定的活动能力。
   3、如伤口很深,可使用敷料沾湿1:10的碘酊溶液后塞入伤口。
   4、在手腕部分固定后完成包扎。
   5、包扎完成每天的早晚需要重新检查伤口与更换包扎,如野外的条件过于恶劣中午时间可增加一次检查与更换包扎。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4-11-22 18:24 , Processed in 0.0722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