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5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梭坡碉楼的神话与八美草原的热情
本帖最后由 品位人生 于 2011-8-15 16:02 编辑 1 H, |. R6 E2 F- t* C1 y$ [
( Y: {6 J0 X: y6 P6 E4 `9 ]
5 g+ k W( G, j6 Z Z
7月12日,清晨6:30,车子开出了泸定县城,前往丹巴方向行驶。车子还没驶出城区,道路就已经受阻,山体滑坡塌方,车子单向放行,行进缓慢。/ t$ d! ~( v% |& s
天空中阴雨绵绵,在山谷奔涌咆哮的大渡河水成了浑浊浓稠的泥浆。道路也越发狭窄泥泞,车轮每滚动一步,都要特别小心,真是处处险象环生。过了319国道后,伴江而行转入了211省道,此时的路口更是险恶,几乎没走几公里就会看到挖掘机在道路上疏通作业。除了塌方,车子还要穿越不少隧道,有的隧道里面居然还有好几条通往不同方向的隧道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这里展示了它的真实含义。历时3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进,车子在驶过一座铁索公路桥后转入了丹巴县境内。$ z' Y: P3 S5 g0 [7 K" b
# m# Y/ r3 Y. v2 V0 H3 k0 N. [$ D
& l- ~9 y: i6 b* Q% Z" f; L
通过大渡河上悬索公路桥的汽车5 v5 U9 T V8 N
( y6 V& F/ X5 z5 f5 n+ R奔腾汹涌的大渡河. N! J G( K1 b) c, s9 D
" I0 H3 [* k0 g
$ W2 g" @5 Z: V W大渡河上的悬索桥1 Q Q" m. O+ A% a1 O! Y
6 L# ]3 I5 I$ m, y: {
随处可见的道路抢修 ; i; Y) l' u" ~9 O
" z y7 Q" E6 h+ E& ?
这里的路况开始好转,沿途看到不少在大渡河上的悬索桥,有的桥上开始出现了飘扬的经幡,我们已经进入了甘孜州丹巴县嘉绒藏族居住区。中午12:30左右,车子终于到达了著名的梭坡碉楼风景区。此时天空已经放晴,大家在观景台合影留念,在此遇到了笑容满面、美丽大方的藏族美女丹珍志玛,善良好客的她热情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做客,我们跟随她走过了挂满经幡的悬索桥,这座桥是大渡河上第一座悬索桥,有近600年的历史了。大家一路欢声笑语跟着她前往梭坡古碉藏寨,去揭开古碉群的神秘面纱。
, W2 t$ I0 |- h _, ~
8 h# m, N* d/ ~+ {, _梭坡碉楼观景台前的合影! v' h! w- d! O' H4 |+ [
) n6 u$ ]$ L' f+ E7 c! J5 v% d
远眺梭坡碉楼群& K5 Q7 l0 J6 q' r& @7 V. b f. s
' D, Y1 I! Q5 |6 W0 S跟着丹珍志玛去碉寨' H. A% X$ t2 B
. ?6 v$ r& ?- I0 M! Y2 @
通往梭坡碉寨经幡飞舞的悬索桥
6 M" L1 V( J* y$ c8 O2 h梭坡古碉群,是丹巴境内最大的碉楼群,现存175座高低错落在藏寨里,最高的达4、50米,历经上千年的岁月沧桑,至今依旧岿然屹立在丛林中,传说中的古东女国王宫遗址也被掩映在眼前的古碉群中,这给梭坡碉楼带来了一份更加神秘的色彩。碉楼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形,因为功能不同,有房碉、界碉、烽火碉、军事碉、官寨碉、风水碉等,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有山石、粘土、木材等构成。大大小小的碉楼巍然矗立在山坡上,犹如哨兵守护着这里的藏民。
3 \" v6 y6 x0 z0 y3 N3 |
5 z. |# i- N, c# Z% E+ y! Y$ @+ R
千百年来屹立在丛林中的八角形和四角形的古碉
9 l' j- c( S, {2 X) I
3 U2 d) n# \* b% B/ G
丹珍志玛的家
+ h) N8 M9 {5 Y9 L我们一行人跟随丹珍志玛顺着山势上行,这里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寨子道路两旁随处可以看到挂满了果子的苹果树和花椒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徒步,大家终于来到了丹珍志玛的家里,见到了她家两个面带羞涩而又十分漂亮的孩子,女儿10岁,儿子8岁。三个人带着我们在碉楼四处参观。她家的碉楼呈五角形,有近800年的历史了,碉楼的底层是圈养家畜的地方,二楼是厨房、储藏室及生活区,三楼是卧室,所有的门窗都开的特别矮小。打开储藏室,里面木架上挂满了熏制好的风干了的金黄色猪肉。
t0 G9 y' o& Q4 g: \底层圈养家畜$ |1 m7 V0 e; F. W5 E% N3 }
9 T, l+ n9 j* c3 w3 c+ q丹珍志玛与孩子5 {8 q+ o/ G% M, B0 j( l
' L. t2 C2 u- L# ^5 @: R挂满风干猪肉的储藏室 ! X. p$ r6 O; {$ M6 y7 q
( k5 l+ l- S6 m% @/ U9 y k# f古碉窄小的窗口7 ~. Y% P0 M+ {2 T1 `
想要爬上碉楼一探究竟,上下碉楼的工具居然是一根独木梯,顺着这样的独木梯可以一直爬上30多米高的碉楼顶端,有恐高症的人还是要小心为好。有趣的是,这里的厕所在二楼的阳台上,只有一个小洞,下接一根很短的木管,排泄物凌空直下,直通下面的菜地。% \2 _: r- t U
* u: X \ D0 D, Q, J. z
二楼悬空的厕所
4 t6 V- v1 ^) J/ x
! l$ L% n1 _; g1 h& } h上下碉楼的独木梯
1 I" s8 z1 X4 O q) R 我们在房前屋后四处参观,主人则在另一处新居里为我们准备午餐。来到不远的新居,男主人邓珠也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主人告诉我们这新居是弟弟的家,作为家里的长子,他与其他亲友上山砍树、运石料,用了两年的时间,花费了近10万元才建起座新居。新居的场子上还有邓珠6、70岁的父母,奶奶手上还抱着邓珠弟弟的孩子,爷爷手中拿着铁锤正敲打一块巨石。望着勤劳慈祥的老人,我心里滋生出无限的敬意和怜爱,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的身影。午餐后,大家留下了200元钱酬谢。0 t* j9 U" g3 O F( [ R6 h
走出梭坡碉寨,我们沿着215省道继续前行,赶往康定县的塔公乡。这时天空又开始飘洒起雨点,继续沿着大渡河前行,塌方依旧随处可见,车子好似在泥潭上行驶。下午6点左右开始沿着海波3600米的折多山盘旋而上,远远就可以眺望到“蜀山之王”的贡嘎山,山顶云雾袅绕。
7 l- v8 }* u, \5 N) r
6 F1 _$ f m$ U) F' D$ @. V4 z
道路依旧难行
& x. l& D. f G0 r$ h' l9 Y
: F; B: H7 D- H! h* S. D
云雾袅绕的折多山
- {. [3 B/ p6 C% \' a 翻越折多山后,眼前出现了一大片草原,我们已经到达塔公乡的八美草原。山坡上经幡迎风飘扬,此时天色已暗,大雨滂沱而下,我们只有就近找到一户藏民家借宿。+ b. D, O* D4 q
9 U" a. I* r( d( j/ O* S: ?草原山坡上经幡飞扬 , q$ }% N3 H6 J/ q
$ u+ J1 | b1 d& P
留宿的臧家 % [4 F3 x$ i3 `; R4 Y7 L
6 ^* i5 ]0 F6 K" U0 x5 u
八美草原# Q" u4 V" |" h6 l. t) g) F- {
. k* Y: W/ I4 u) [% W2 t6 a
藏家主人叫诺巴,女主人正在暮色中挤牛奶。见有客人来到,主人家的所有的人都出来热情相迎。为了不给藏家添麻烦,我们用自带的灶具做了晚餐,还吃了藏家的糌粑、酸奶及酥油茶。我抽空参观了诺巴的家,一楼是关牛羊的地方,二楼是起居室。厕所也在二楼,一样悬空直通地面,与梭坡碉寨不同的地方是,这里的厕所有点像最原始的坐式马桶,洞口两旁立有两片小木板,人要如厕时就直接蹲坐在木板上,可惜我忘了拍照。
( [* W1 _- p1 r1 | A 我与诺巴的小舅子洛布交流得知,他是个民间艺术家,姐姐家里每个房间的图案都出自他的笔下。他带着我四处参观,每个房间里面都绘着吉祥图案,颜色艳丽,十分精美。经堂里的内饰更是显得金碧辉煌,华丽无比。我不得不被这位藏族民间艺术家精湛的绘画技艺所折服。3 t1 C+ l- p4 n( p" C& N9 ]
夜半时分,我也在洋溢着温暖与热情的藏家,很快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g8 d9 b3 [2 N) @1 Y- T/ i
8 B3 o( a, u; P+ |2 }" D
第二天临走前与民间艺术家洛布的合影
/ X1 \( C! L) q+ L I/ S2 W
: V' L" K5 y7 P/ v" \6 L
: |, T; P3 x7 L8 _ r- p
/ p( M1 a: O& v
洛布的杰作+ |7 V7 p" _! q5 q
: f2 |! G! z; M0 Q/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