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322|回复: 78

[驴光掠影] 皈依,远山远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绿豆 于 2010-9-2 12:49 编辑
& H0 u4 h+ Q. ?7 F. W& i* K: a7 @
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 y3 [- f* {2 s7 ?# g
人曰:人在莲台上,不动即佛。
8 z( J5 R% b5 D& v! K+ O# `1 e% { 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f( _; i* `6 f0 f; s' v# u
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动即亡。7 T& x7 P6 r" i. {
0 `# z) S6 O/ Y7 L! [$ }

: n( Z* m# g; r2 g- I$ O/ G% n, ?5 ?7 U" l0 T6 V! r. @1 n. M
( o% G: r! ~" N5 P( z. g
00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9 收起 理由
四海 + 8 很详细,很用心了,楼主
咩咩羊 + 6
哈王 + 1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山,或信仰,或理想,让人不停歇的攀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河,或生离,或死别,让人不间断的跨越。2010,对我来说,是乱七八糟的一年,纷纷扰扰的春夏,让我经历了很多很多,很多时候,都在沉沦,都在堕落,不是优雅,而是罪恶。自我救赎与亲人拯救,在天边,在高原,远山远湖,就在心间,一半是愧疚,一半是怀念。3 V* _  N3 x& C; D
    . f- v( G$ Q- ]# X8 @* ~
    . K" [9 ?. p: h1 W4 g% S5 C
  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d, `# d- A8 z( s. i. X
3 ~# X6 |1 z, N7 k4 d
       这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次对内心的清洗,一次精神世界的整理,一次人生的皈依。内心深处一直空空荡荡,对文字失去了激情,连机械的码字,都没有灵感,看看那些熟悉而陌生的图片,连动手整理一下,也没有动力。似乎对一切,都没了欲望、激情、动力,我是谁,谁又是我?
# E* v1 K5 _' V/ V' [    
- ~% q* }9 B$ R4 I2 n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西藏迷,动辄就想往那片土地上折腾,但随着铁路的开通,随着阿里机场的通航,那点最后的欲望,终于慢慢胎死腹中,从此丧失了最后一点再去祸害西藏的欲望、激情。那个我们迷醉的曾经的西藏,从此远去。而我,去了我应该去的地方。0 r9 d' Z; F  m1 g# x7 }
    0 A0 G; A/ z; N7 s& L
  这是一个迷茫的岁月,沉沦的年代。现实,让我们拼命工作不再小资,让我们忍辱负重不再快乐,让我们屈服现实不再做梦。于是我想起了西部的草场,那里,为什么没有属于我们的3000亩草场,那里为什么没有属于我们的牛群,那里为什么没有属于我们的天空。幻想后,无情的枯燥的现实,再次闷声将我们敲醒,梦醒了,该继续上路( }' p" M/ G$ b6 ^- H

+ x' T1 _; Z8 d9 L 0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老人,花白的头发在晨风中飘舞,围着拉卜楞路边的转经筒,以磕长头的方式,一丝不苟,一个一个转经筒拜过去,孤独,却并不寂寞;一位瞎眼老人,衣衫褴褛,朝有声音的地方伸出手中的碗,等待人们的布施,却不慎将碗中的钱币洒落一地,旁边一位远道朝拜而来的阿妈,赶紧停下正在进行的叩拜,将钱币一一拾起放入碗中,将瞎眼老人搀扶到廊柱下坐好。& a1 u: w( ?: J

0 d8 R0 Y4 z, }' z' Y5 v' ?" B: K. ]+ X
0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豆 于 2010-9-2 14:30 编辑
  p# R5 z5 b) |, e" Q8 c4 L) _6 r; h' X. y% O3 z% a6 R2 H
  人生就是如此,不管生在何处,身在何方,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的生活,或许怨艾却有精彩,或许知足却有期待。
6 v, p4 G3 y8 K  活佛与堪布,忙着研究学问,喇嘛们,或忙着诵经,或忙着闲逛,小阿卡们则在墙角嬉戏,没有“高僧”的高香,没有大德和尚看面相,我们与他们,你们与我们,都在忙碌着自己今生最应该忙碌的事。人生总是在忙碌,有些忙碌,其实只是一种最简单的发呆。5 X0 U* Q$ f2 K, v
4 l0 ?- P, I$ I1 p

& Y7 x- U8 P$ `% l% C0 G 007.jpg
5 u: X' u5 `8 S. Z; J
% }7 o! c- V' y5 c
; v5 b& V3 G- i( `  q/ T' B2 s1 u  ?1 `: H# n

- K$ ]8 j, b8 _* Q3 [  d
7 [  Q5 ~9 k0 w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受青海和硕特前首旗贝勒察汗丹津邀请,返回故里建拉卜楞寺,藏语称“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意为“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为“拉章扎西旗”。据闻,第一世嘉木样选定大夏河旁的扎西旗为寺址,后拉章(佛宫)建成后,出于对大师的尊崇,在寺名前冠以“拉章”,称“拉章扎西旗”,久之“拉章”转音为“拉卜楞”,且广泛使用,于是拉卜楞成了寺名和地名。据今已有280年的历史。; P; f6 A3 I, G. n2 C4 u: v
* _7 ^0 a! q* j) b
0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世嘉木样时建有闻思学院和续部下院。到第二世嘉木样时建时轮学院,且拉卜楞的势力日益发展,所属寺院和部落急剧增加,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强化。拉卜楞寺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经制度也日趋完善,确立了以教授显密二宗为主,医药、历算、词章、音韵、书法声明、雕版、印刷、绘画、歌舞等为辅的学习体系。第三世嘉木样时建成医药学院。第五世嘉木样时又建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并扩建各种佛殿。经200多年的兴建和发展,拉卜楞寺成为一个具有6大学院,48座佛殿和昂欠(活佛住所),500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体,列居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5 }* [, \& r( o% `0 l
/ }+ l3 J( C' u( h/ ^
6 a  ?9 ~# s% I" U( k- N4 a9 f' p
00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卜楞寺是此次行程的第一站,兰州会合后,天气极好,北方少了南方的闷热,一路向南,不想到拉卜楞寺后,却是阴雨天气,气温极低,于是能套在身上的衣服,都套上了,芝麻还是噤若寒蝉,绿豆陪着逛遍了所有的店面,甚至连藏袍都试穿了,却无一合适,一只藏狗对绿豆极其不满,在离开时对准其腿部,来了个亲密一吻;不过好在芝麻最终还是坚持了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原则,回到卓玛旅社,用两杯姜茶与两床棉被解决了防寒问题。
; v" c0 c* d! x2 h/ f# Z) c
1 B. \' t3 S; ?, q; ]: D' d- ?+ o. C: d" Q. T5 l2 j
00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甜筒一路打嗝不断,频率为三秒一次,传说是戒色惹的货,于是一路为其诊断,成为全体队友的头等大事,不过甜筒一和MM在一起就总能奇迹的暂停,估计是反应过敏的缘故。而十月照相的经典动作小猫钓鱼、伟人挥手及屁股扭扭,入镜之高,也当为一奇,一直保持到行程结束;老杨的背影,则是经典中的经典,以至每次都成为一道绝佳的风景而被众多女粉丝借用,不过老杨“卖身”可是得到杨夫人御批的,否则专利产品,专人专用,哪可外借。
! m9 v" U* x& ]( E7 j+ E0 p) p0 g# O- N0 K
0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傻根站在墙头修啊修啊,最后挣了几万块钱,引得众多高手在火车上献艺,自电影《天下无贼》后,这座寺庙就频频进入众多背包客繁荣的视线,不为天下,不为贼,只为那一盏盏酥油灯,还有酥油灯外那数千经筒,在经幡扬起的一刻,伴随着无数转经的人们,在轻轻召唤,远山,远湖,在远方。
- @  g1 f9 `9 S4 M3 H# z, D* _4 @0 Q; ^8 a% N

0 n. C0 U- w4 `, [ 0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00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5-11-1 13:10 , Processed in 0.19839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