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36|回复: 7

[驴光掠影] 走进乡村,扶峰古塔的相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语过 于 2009-8-20 19:13 编辑
# D, l2 U9 M' P, c6 @5 l  f& Q5 E8 n% v3 t

% y: p8 ~( U( w/ P7 i      
     2009年8月15日,在领队五月松的带领下,一支六十多人的驴队,行走在万宁扶峰村至春园村的驴途上。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青云塔下。

) G) K/ `. i. |3 E0 ~. ]# y& C' {& U+ D8 \
% m- k1 g! k6 ?2 C7 r9 G! ^
      
    青云塔当地亦称为“山尾岭”、“万州塔”,位于万宁市万城镇东南2公里的山尾岭上,耸立着一座造型魁伟的古塔,古时称之为“青云塔”。因建在山尾岭上,故当地人也称为“山尾塔”,青云塔是海南现存地稀有古塔之一,是万宁著名胜景之一,现已列入海南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 i! x2 ]& o1 I3 C& f7 X

8 U& K5 a$ x# F% i2 n
3 E, f$ k# ~" @8 p9 r      
     青云塔建于清朝道光壬辰年(公元1832年)。据《万州志》载,青云塔的前身是文魁塔,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毁坏后于道光壬辰年重建,取名青云塔,因为塔身高耸壮观而得名。青云塔高大巍峨,古朴典雅,坚固稳重,充分体现了万宁古代人民独特的砖石建筑艺术。百余年来,古塔虽遭无数次的强台风和雷雨袭击,但塔身至今仍然安然无恙,巍然如故。日本侵占海南时,曾用重炮轰击此塔,但终未炸毁,仅南角有较大的损坏而已。海南建省后已将损坏处修缮好。
: {5 u) m) H" i
  ~4 g/ w$ b& q$ u& ^

8 X0 ~: T0 L2 L: L! @5 m/ A% D      
      青云塔自有一番迷人的风韵,它周围怪石嶙峋,百态千姿;奇花异草繁茂,蜂蝶成群穿梭于花间叶丛。据史料记塔下原有一条溪流,犹如一条银白色的飘带绕塔而过,美景飘渺迷人。" N  E" C6 }8 n; i
9 g/ N. A- G3 Z/ A* @7 U0 r

4 O4 m7 {7 i+ a+ E     
      登青云塔远眺,万城楼厦街景、南门洋方田块块、田畴里的农舍村落、椰林海滩渔舟、浩瀚无际的南海等美景尽收眼底。现代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登青云塔时曾留下“文魁七级塔,粮仓万顷田”的名句。  c6 n1 C2 E, ]6 S; R# P3 m
! ^& Z' Q0 r6 @( V: V9 X6 e
[music]http://vfile.home.news.cn/music/public/vd06/200908/13/65/MUfs06200908132048545165a7a5.mp3[/music]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过 于 2009-8-20 19:13 编辑
, Y  o5 x$ r2 f# W# R# ~
& I4 X4 U; P7 u
6 K# E! V- w4 h+ y/ J8 C# r
     
    关于青云塔,当地人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位从朝廷下来视察的大臣浏览东山岭,在山上他举目眺望,只见岭下几十里是万顷沃土良田,稻浪翻滚,一派风调雨顺之景象,大臣不禁连声称赞,孰料有位风水先生对大臣说:“我即不以为然,我已看出,这下面有条青龙。而此条青龙腾空上天之日,便是大祸降临人间之时,这万顷良田将会被大水淹没。而解除灾难唯一办法就是建成一座风水宝塔,以镇住青龙首,惟此能保住此一带的田粮百姓”。听罢先生之言,大臣即刻禀报朝廷,求拨专银建起了这座“镇龙塔”。从此这里代代平安,物产丰盛。难怪此地素有“万安”、“万宁”之称呼。 " k7 g! d$ z$ t, J  v8 o
8 y7 W  h8 o" @* z8 ^3 G
, ~; X! @* J! `6 k6 x
      
      青云塔体为八角形,用火砖和零星石料砌成,塔高约27米,分七层七檐。顶层正中,突出一个八棱柱,柱顶托道一个球形塔刹。底层内壁为八角形,上面六层内壁均为圆形,每层从不同方向对开两个拱门,一供观赏,二供通风透光。底层西面开一个门,门顶塔墙上嵌有一块长方形的石碑,上面刻有"青云"两字。旁边有"道光壬辰年建"小字。塔的第三层与底层塔门同向。又嵌有一块同样大小的石碑,上面刻有"甲峰"两字。

, p7 `4 x9 K2 e( o) {
# ~3 ]4 f. Q# z4 p & g: M$ |$ |1 ]5 B
      
      塔腹中空,光线充足,风清凉爽。游人从底层西门进去,可仰望塔顶,纵观塔腹全貌,领略古塔的高超建技和迷人景色。

4 l$ `6 Y2 Q3 u8 c: M6 `
6 G+ C2 M! u7 i' Y 2 g5 j0 k% a$ W' w7 p! {0 J# z
     
     游罢青云塔,我们便向离塔四公里处的扶峰村走去。

- a6 P2 |' K( J7 w# L7 w0 F) d& z# d! f2 u/ Q, V) y  r- T
0 Q& ]; r( V, c' ^8 C  K
     
      万宁市扶峰岭(又名狮子岭)下的一个500年的古村,一座300多年的老宅,就仿佛面对着一幅历史画卷。这里的传说和故事,为这个古村和这座建于清初的老宅罩上一层神秘的光环……
; _6 m; w8 w. z6 e8 n$ I        村里几乎是清一色的红砖瓦房,古朴而简约。村子坐东朝西,东边靠着的就是扶峰岭,当地人称狮子岭。站在村口看,这座不高的岭像一头活灵活现的雄狮。村子的正对面,是万亩良田,站在村口向北远眺,东山岭恰恰落在视野之中。村南原来是美丽的太阳河,由于数年前太阳河改道,如今成了一片田洋。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过 于 2009-8-20 19:14 编辑 $ F! E* b# F' H( ^& k3 W

* z2 q, ]( c' Q ; i* y/ N- [; j) ~
     
3 g( ~: f5 Z+ q. X% J6 D1 e. X      扶峰村的中央,有一座历经300多年的老宅。老宅是许家迁到扶峰村的第五代尚进公修建的,如今,许家的后人仍居住其中。老宅由8栋三合院组成,面积2000多平方米。许家这座历经300多年的民居院落,其整体设计布局精巧合理,属海南民居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是海南现存年代较早、保存完好的私人民居群落之一。 . P+ u8 V% j( a& s

/ h; i( W" R; p' I" k& @5 ]) f+ R1 z9 _6 [. l0 f* [
9 h2 T. [) Z# c1 F* e4 V
     
( F! ^1 H* H' G' K, ^( N      光耀几世的门楣退了颜色,房屋横梁上那些古朴的雕刻,依然醒目。老宅正中的横梁上,两端各雕有福、寿二字,字的周围,为不同式样的花草鸟兽,雕刻之精美让我们赞叹不已。而留下这些杰作的木匠,据说都是专门从福建请来的。
! H" e  a1 K0 |5 Z: ?4 a) p( o) u8 u; h. Z9 H4 e
: P, M! x! ~' Z4 F4 {

: f& h" x: R1 ~+ Y      1 I* R6 V" h$ x9 W
      在一古屋里,我们见到许家的一件珍贵文物,是清乾隆年间的一块牌匾,牌匾红底金字,中间为“拔元”二字,苍劲有力,左有“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第一名拔贡许敦仁立”字样。, o9 `- `- n5 L& |
6 K/ d0 M' @7 S4 n9 E
/ [' e" F0 o; x, Y0 c
/ i3 o# G6 H: v& {
' X- e3 U$ C# v3 G$ C6 f7 k) U' v
背靠狮子岭的老宅坐东向西,以良田为前景,
前面开阔,背面封闭。据说当年许家建的九栋房子,
是在同一时辰同时立梁,其中一栋作为祠堂,
游离于八栋之外,在村子的东南角。其余八栋作为住宅,
整体布局呈对称性结构,左右两排各四栋。
每栋房子都单独成院,院子的大门一律朝左侧开。

( x$ p: T# U+ g# a& k3 n& m) X3 X/ T
- Q7 u# i0 U5 }/ Y4 b

- r' ^3 g! o' r8 u
村子后的榕树,树抱石。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C5 j, T( }# y

/ L: ]# Z* ]1 F7 a9 i% ~      走过不少海南的知名古村落,村子里大凡都会有诸如此类的古树奇观。
8 s- w9 H  r5 _# }& V; C/ d) D3 [& P1 k! F1 l: D  U6 x
( m0 f2 o* n5 C/ k
# u* M/ J/ @. Z9 i0 M

6 d  R: ~; G  K0 P( k      众驴们小憩在许家祠堂前的庭院里。
) g7 c0 a: }# o% c% }) Q4 g/ J/ z- T+ |1 S3 M$ U
' [6 b% a* q& t

' [2 @" ?- `7 L4 t8 }+ n" {, r
2 ~2 D& N4 q! q) h% z- T4 G9 f      当年的许家和李家的弟子,也许就象今天的小龙一样,爬上窜下嬉戏玩耍。' f" U( R5 }. S: j1 H
1 u1 Y( d1 Z8 X4 ]

2 R, z  _# d" S8 h% n6 P! W 8 J# Z  f; u( [) _! M! j, {' J
+ }3 M9 j9 _% ?) S4 W& ~3 A+ |
     休息过后,我们便在村里的向导带领下,从村后登上了扶峰岭。远山,大海,房屋,农田,一览无余。说到风水,古村的选址实在让人叹服。村子后面是狮子岭,北边是东山岭,前有良田万顷,碧水绕村,可谓风水极佳。4 @" ]5 I& F; R+ Y
/ q$ |  F* Y: t/ B

( f* x9 a9 A% O: F4 O6 G+ m / K  J4 ?' J; ~8 L
8 e. f& L7 Q) `3 \+ A- D
      从峰顶上俯瞰古村,更显其沧桑那种过往曾经的荣华与显赫。扶峰村不大,总共不过百户人家。村中只有李、许两姓,李家先迁于此,大约在明朝中叶,至今约有500年的历史;许家迁得晚些,但也有 400多年了。村前有个风水塘,如今已经干枯,水塘中间的分界线,也恰恰是许李两姓住宅的分界线。水塘中轴线以南,是许姓人家,大约60多户,400多人;另一侧是李家, 30多户,200多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2 s! O4 w) E+ a+ f- K. C# p/ z' _! D
3 e( x2 o, L+ g  v2 h
        在当地,许家老宅也被称作许敦仁故居。许敦仁是尚进公的曾孙。《万宁县志》记载,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许敦仁中丁酉科第一名拔贡,选任广东翁源、钦州训导,升江西省上高、武宁知县。其故居两排并列,每排一连四栋,每栋均以20条大木柱持撑,每条木柱周长110厘米,均有中堂大厅、寝室、厨房,共计中厅8间,寝室32间,厨房24间。中厅进深9米,宽4.8米,房宽4.2米,规模宏伟,结构完整,为万宁罕见的府第。八栋房屋每栋都有九扇门,包括四间寝室门、中堂大厅门、三间厨房门外加一扇大门,庭院呈井字型。 + P, r$ k; W8 Q! f4 E

/ |$ p1 Q. y- A3 [, x+ F  f0 z
) h4 Y8 Q: E9 b: ? ( w: s; `- s. s' u, q7 V

" E# F6 A! m+ V- f$ z( ?( n( Z. l        许家老宅由8栋三合院组成,面积2000多平方米。省建设厅勘察设计科技处处长陈孝京现场考察后认为,许家这座历经300多年的民居院落,其整体设计布局精巧合理,属海南民居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是海南现存年代较早、保存完好的私人民居群落之一。 2 R$ P! x+ I' m2 s6 h% _$ t
! ?7 c: |+ K& ~
& w; e; H" @4 D! P+ l# u

# _3 O$ A8 n) b. g- `. |5 [, r/ K/ p2 u
        就在我们远望处在距村子4公里的地方,就是上午我们去过的青云塔。据说青云塔的修建,也与扶峰村的风水有关。 + N4 ^7 l& i3 Q5 h: N
( D; h. ]  P) i. m
* i# O4 U7 H$ a' b' K

9 C. _' y) ]' T! @# c/ i
6 }2 C! H7 d9 K- r9 }          走下扶峰岭,告别古村,我们便向着终点站春园村走去……
, s1 L$ R& X" c1 k
' O- |/ ~* A2 B% d4 h# h( a3 a6 m5 V! W% g. ~/ H3 D

0 Y+ d, i# l/ b
9 a3 @4 `% _. Y% a- y! i* q" T6 m        几近黄昏,在扶峰古塔的目送下,我们终于抵达春园村,平安而归。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自已坐。
. i# E( O. I+ D: o特别注明帖中有关青云塔和扶峰村古屋解说词均来自网络。
发表于 2009-8-20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PP不错' D/ Y# z: D6 _$ L
确实很美的地方
, u! l) \$ O$ M; G* y" X! \不过不晓得在哪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PP不错9 E% I) ]" s7 L  D4 @" N9 Y% j
确实很美的地方
1 N: Y5 H5 v( |- `3 B0 |不过不晓得在哪
# y6 Q. ]& P8 O+ w$ v2 C% |爱上迷茶 发表于 2009-8-20 19:44
是海南万宁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HUXIANG Inc. ( 湘ICP备11007400号 )

GMT+8, 2025-10-31 15:22 , Processed in 0.0915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ARTERY.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